阅读历史 |

第391章 内外相会晤(1 / 2)

加入书签

听冯保这么一说,张居正不禁一愣怔,问:“冯公公,我的心忒狠?这话何从说起?”

冯保嘿嘿一笑,也不急着解释,反而转向另一个问题:“咱听徐爵说,你昨儿对大管家古龙动了家法?把他打得遍体鳞伤。徐爵去看他,见他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是有这么回事儿。”

张居正一提这事儿就很窝火,沉着脸道:“这个家伙竟然背着我与官场里的人勾勾搭搭,简直无法无天,不给点儿颜色,他还不知道天南地北了。”

“教训教训没问题,但又何必如此认真?”冯保趁机劝道,“如今这世道,人心险恶,找个贴心的管家真不容易。听徐爵说,古龙这人对你甚是衷心,你叫他向左,他绝不敢向右,大节不亏,这便是好奴才。”

张居正听了,沉吟不语,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他对徐爵并没有抱什么好感,早就听说徐爵借着冯保的威风到处张扬。

沉默半晌后,才委婉地说:“我身居首辅之位,每天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对身边的人若管教不严,不防范于未然,终究会酿成大祸。”

冯保幽然而叹:“老夫今天看吏部给皇上的奏章,与古龙勾搭的那个言官已被贬到云南去了,张先生真是铁面无私啊!”

“常言道:政如冰霜,奸宄消亡;威如雷霆,寇贼不生。也不妨与冯公公直言,我确实想当一个铁面无私的首辅,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不负天下。”

冯保一向不大喜欢听,更不想说这种空洞洞的大话,于是摇了摇头说:“不负天下?这个天下难道不包括身边的亲人、友人?张先生,人毕竟有七情六欲。你对属下要求严格一些,原也无可厚非,但不要太苛刻,否则谁替你效命呢?”

“多谢冯公公提醒!未必你冒雪摸黑而来,就是为了与我讨论这个?”

“哪里哪里?看,正事儿还没说呢。张先生,你猜我从哪儿来?”

“哪儿?”

“从李园过来。”

“李园?你去了武清伯家里?”

“嗯。”冯保点了点头,满脸不可琢磨的神气。

“武清伯这会儿正恨我吧?”

“张先生你说呢?他恨不得生吞了你。”

“是吗?”

“那还能有假?武清伯被你整得要上吊呢!”

“啥?上吊?”张居正一惊,“就因为棉衣事件?”

“是啊。”

“他没事儿吧?”张居正猜想李伟应该是没啥大碍,否则冯保不会一来就跟他扯古龙的事。

“这老头儿可吓得不轻啊。张先生还别说,他真的要上吊,只是发现得及时,才挽救他一条命。”

“没想到他这么胆小。”张居正不禁打了个寒噤。心想若武清伯真有个三长两短,那自己顷刻间就会非常被动。

“早晨戚将军告御状,文武百官个个都听得真真切切,万岁爷都动怒了,回到乾清宫,还在太后面前伤心地哭了,害得李太后也掉起眼泪,搞得如此大的动静,有谁不怕?”

“是啊,风波既已造成,想躲也躲不掉啊!”张居正稍微松了口气,可只要一想到李太后,神经又不自觉地紧张起来,喟然长叹一声,问,“不知李太后如何看待这件事?”

“张先生,老夫知道你最担心的事,便是李太后顾及私情,而不能秉公断理。”冯保揣摩张居正的心思,挑明了说。

“是,我是有些担心。不过,我相信太后深明大义,她处事施政,莫不以社稷为重,绝不会因小私而弃大公。这恐怕也是武清伯最忌讳的地方,所以他才会害怕要上吊。”

“其实,李太后也知道,支持戚继光告御状的,是你张先生。”

“这一点,我也不想隐瞒。”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冯保愣了一下,原本以为张居正会遮掩,没想到他答得如此坦然。

“因为这关乎朝廷法度。”

“但张先生也该考虑考虑后果呀!”冯保苦口婆心地劝道,“我大明王朝,士兵百万,冻死十几个,终无碍大局。可武清伯和国舅爷稀罕得很。你得罪了他们两个,就等于得罪了李太后。高拱去职为的是什么?不就是结怨于太后吗?”

平心而论,冯保说的确是事实,张居正也承认。可就因为是实情,才更让他感到官场与政局的不可捉摸。

张居正向冯保投去感激的一瞥,动情地说道:“自我担任首辅以来,每遇大事,总能得到冯公公的无私援手,这一点我深藏于心。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冯公公可谓是我信赖的良师益友。”

这几句话,冯保听得眉开眼笑。

张居正又把话锋微微一转,成竹在胸地说:“但是,这次戚将军御前告状一事,我以为不会得罪李太后。”

“何以见得?”

“因为我从未想过要将武清伯和国舅爷怎么着。”

“可戚将军告的便是他们两个啊?而且,武清伯要上吊自杀也是事实,虽然他极有可能是做戏给咱们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