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零五章开启乱局(1 / 2)

加入书签

二月初二,龙抬头。会野府上空飘起了微雨,空气中仍残留着寒意,温润的雨水却带来了春的气息。按照惯例,官府会组织耕牛下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南郊,彩旗飘扬,一头黑色的健牛毛色油亮,涮洗得一尘不染,身披彩带安静地站在大树之下。树下摆着香案,上面摆满了盘子,一块块金黄的煎饼高高地叠放在盘中,这便是所谓的“龙鳞”了。在化州二月二这天有“吃龙鳞”的习俗,吃过龙鳞能得上天保佑,家人安康、农事遂意。

天虽然下着小雨,但挡不住百姓们的热情,将近万余人有说有笑地等候在官道旁,等待官府派人前来主持祭祀活动,府兵维持着秩序。“来了,来了”,人群哄动起来,纷纷踮起脚往官道上张望,一队人马护送着数辆马车到来,当江安义钻出马车时,人群爆发出雷鸣般地欢呼声,经略使大人的终于病好了。

自打去年十月底出兵戈壁,江安义已经四个多月未露面了,便是肃帝驾崩设祭江安义都没有出现,经略府对外宣称江安义悲伤过度卧病不起,这一病时间可不短,会野府乃至整个化州都在暗中议论。

天空中有滚雷响过,压不住此起彼伏的“江大人好”的欢呼声,方仕书站在江安义身旁,佯装妨忌地笑道:“安义,有你在就没老夫的立足之地了。”

江安义感动地朝四周百姓拱手示意,道:“江某何德何能,得父老乡亲如此厚爱,敢不殚精竭虑报效百姓。”

“安义,你过谦了”,方仕书捊着花白的胡须,笑道:“民心如称,好坏自知。老夫就不夸你了,快点驱牛下地,祈求今年风调雨顺吧。”

江安义赶着健牛下田,黑色的土地被犁头翻起,方仕书象征性地洒了几粒麦种,这套仪式就算结束了。早已蓄势等待的半大小孩挤在供桌前哄抢着煎饼,香烛歪倒、杯盘狼籍,却是一团喜气,官府的“龙鳞”最灵气,抢到的小孩都是有福之人。

与父老们寒喧了一会,江安义回到了会野府,府中还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处理,离开会野府这么久,桌上的公文堆积如山,江安义连连摇头苦笑。在外面飘荡了太久,要沉下心来处理公务有点难,江安义耐着性子翻看着,他不在的时候方仕书代行职务,经略使的大印交由刘逸兴保管,所以并没有耽误公务,不过有些公文仍需他这位经略使大人知晓。

小吏进大堂来点灯,江安义才发现天色已晚,不知不觉已经埋头工作了两个时辰,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江安义笑道:“算了,别浪费蜡烛了,夫人准备了晚饭,嘱咐我早些回去。不查觉都到了这个时分,回去得挨埋怨了。”

回到家,果不其然挨了通数落,江安义明白这是自己一去四个月,把妻子抛在家里不管不顾,特别是去的是莎宿国看儿子,在欣菲看来江安义旧情未了,想着顺道去见罗娜了,欣菲在借机发怨气呢。江安义只得又把去新伊城的经过讲了一遍,略带得意地把自己分裂西域诸国的计策详细解说了一番,咱去莎宿国是办正事。

欣菲不无忧虑地道:“江郎,肃帝已逝,太子登基,怕对江郎的信任不比从前,你西进之意在朝堂之上怕难得到支持。我看过田先生寄来的信,朝堂之上有人在说你经略化州形如割据,有风声说要召你回京。”

这两天夜里江安义把京中来信细细看过,石重伟登基虽不久,但已经表露出不同于肃帝时期的执政风格,朝堂之上一场大变在所难免。

田守楼的信中讲到,天子大兴土木修缮皇宫,以孔相为首的大臣劝谏,石重伟怒斥群臣皇宫数十年不修,寿安宫四处漏风,太后不得不到雁山别苑暂居,身为天子,当以仁孝治国,何况此次动用的是宫中内库,干臣子们何事?

所谓内库藏银,其中有三百万是数州所献,还有一些来自暗卫的查抄。肃帝送入山陵,原暗卫督抚冯忠到陵寝中侍奉,暗卫副督统黄喜接到举报,查抄了冯忠在京中的产业-千金坊,得银四百余万两,加上冯忠其他的商铺、田产共折银近七百万两献入了宫中内库。宁陵郡王石庆光主动交纳了二百万两银子祝贺石重伟登基,不少州的刺史、王公贵戚、世家官吏以为太后祝寿、修寿安宫的名义共捐了八百余万两,因此皇城新添了三处库房装银子。

那些献银的官员得了天子夸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端州、平州、娄州等州刺史发动民伕入山开采树木、开凿石料,千里迢迢运来京中给天子修缮皇宫,沿路民怨沸腾,不少人被逼得家破人亡,入山为寇。江安义读到此处,愤然击桌,愁怅不已。

“江郎,化州是不是也以为太后祝寿的名义捐献点银子,年初为太后祝寿的消息传到化州,方刺史大为恼火,下令不准各县献银。安义,没献银子的州只有八个,天子会不会记恨。”

江安义叹道:“肃帝勤敛为政之风从此一去不返。明日见到方公,我劝一劝他,化州今日得来不易,还是稳妥为上,该献的寿礼还是要出。好在戈壁的金矿开始出产,要不然去年刚交了四百万的税赋,库房空空如也,这笔钱还真不知从何变出来。”

夫妻俩闲话了几句,欣菲离开书房,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