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八十二章 杨秋出降(1 / 2)

加入书签

庞德丝毫不惧,反而大笑,令杨秋、成宜二人颇感意外。

“你这是何意?”成宜怒目问庞德道。

庞德冷笑道:“庞某既然敢只身来此,岂惧刀斧耶?今欲为你等寻一条生路,你等反尔将我绑缚,是何道理?”

杨秋对庞德的举动很是疑惑,思忖庞德并无寸兵在手,于是对左右说道:“且为其解缚!”

成宜欲要阻止,杨秋摆手示意不必多言。

庞德被松了绑,这才舒服多了,握了握自己的手腕,庞德对杨秋道:“杨兄弟是个聪明人,韩遂部下, 你二位实乃明智之士,而今却行荒谬,不知何故?”

杨秋能够被韩遂任命掌散关、陈仓防务,正是因为其还算是个人才,不同于张横、梁兴那种,杨秋还算是有点脑子的。

听了庞德的话,杨秋哼笑了两声说道:“你只身来此不过是想说降我等,何必多费口舌?直说吧!”

庞德见杨秋上道,于是便直说道:“昨日张文远将军得到消息,长安之变恐怕二位也知道了吧!夏侯渊退走关外,现在你等已被四面合围,旬月之内,韩遂必身首异处!二位实乃我凉州豪杰,难道还要为韩遂殉葬不成?”

庞德的话说到了杨秋、成宜的痛处,二人心里都明白,继续跟着韩遂走下去,最终必然是灭亡,但即便是这样,他们又有什么选择呢?

二人起家于韩遂军中,若无韩遂便无今日二人,每念及这一点,杨秋、成宜对韩遂还是心怀感激的。其次,马氏一门之死,虽然二人并不知情,但根源还在韩遂。所谓恨屋及乌,现在马超又在汉王军中,杨秋、成宜哪里知道自己能不能够见容于汉王?

庞德毕竟只是张辽所遣,张辽是否得到了汉王亲口应许尚未得知,二人对此当然是持怀疑态度。

“韩将军待我等不薄,秋事之若父,大丈夫有恩必报,岂能相叛?”杨秋一脸决绝道。

庞德听了杨秋的话,倒也对杨秋刮目相看。

“夫智贵免祸,明尚夙达,韩遂虽于二位有拔擢之恩,然今却逆抗王师,连曹为国贼,是谓不忠!与腾公约为兄弟,复又相叛,是谓不义!腾公身死,韩遂不恤孤弱,亟戮少将军而后快,是谓不仁!番须要道,不自守之,而任外将,是谓不智!如此不忠不义不仁不智之人,何堪为杨兄弟之父?”庞德对韩遂一番痛骂,甚是酣畅淋漓。

杨秋被庞德这话驳斥的一时无言以对,毕竟这都是事实。

见杨秋心意稍转,庞德于是又说道:“庞某以为,弃父母而为人后,非礼也;知祸将至而留之,非智也;见正不从而疑之,非义也!杨兄弟自号为大丈夫,焉能弃此三者?以兄之才位,弃身而投汉王,继威名于西凉,不为背亲也;顺天应命,以正纲纪,不为弃旧也;明识时务,以免危亡,不为失智也!《易》有‘利见大人’,《诗》有‘自求多福’,二位非为草莽,可自忖度之!庞某所言,若有虚妄,甘受刀斧!”

杨秋、成宜并不是完全草莽白身出身,起初也是凉州郡县小吏,后来跟随韩遂起家,因此也还是读过一些书,庞德的话二人还是听的很清楚。

反倒是庞德,一介武夫出身,说出这番话来,倒是惊讶了成宜。

成宜不禁问道:“令明何时如此巧言利舌了?我等知你一介武夫,焉能说出如此话语?”

庞德笑了笑道:“话出自我口,听入你耳,但问对与不对,何须计较来处!”

庞德当然说不出这样一番鞭辟入里的长篇大论来,这都是昨夜沮授的交代,庞德费了好大功夫才全部都背了下来。

听了庞德的回话,成宜倒是闭上了嘴巴,杨秋已经陷入了深思。

“杨兄弟!即便你有心为韩遂报死,难道就不顾及这城中上万凉州将士吗?”这句话不是沮授交代,是出自庞德的本心。

庞德出身凉州军中,凉州人最是喜交结,多有异性兄弟者,其组织结构也不全然同于中原军制。这既是凉州兵军纪散漫的原因,也是凉州军阀势力能够在这乱世存活这么多年的原因。

庞德所到这一点,倒是真真的说道了杨秋的心里。

这些日子以来,与张辽的连番恶战,已经倒下了近半的袍泽兄弟,杨秋看在眼里,心中亦是悲伤不已。

就目前的情形,如果继续负隅顽抗,恐怕现在手下这仅剩下的万余人马,全部都要葬身在陈仓了!

“我等若降,如何可知汉王纳与不纳?马超尚在汉王帐下,岂能容得我等?”杨秋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庞德一听杨秋这话的意思,显然是有戏了,于是回话道:“汉王志在匡扶天下,其能因私情而费公事?岂不见蜀中将士如今皆得任用汉王军中?至于少将军,今已属命汉王麾下,岂得任意孤行?且腾公之死,本与二位并无干系,庞德在此誓言,二位归于汉王,必不得咎!若有虚假,庞德愿以死想谢!”

看着庞德信誓旦旦的样子,成宜不禁讥笑道:“只怕我等降了之后,你却不记得今日之言了!”

“此是何言!大丈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