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计施故交(1 / 2)
周瑜终于等来时机,召集了十二营兵马,搭乘早就准备好的江东战船,自蕲春直发夏口!
江陵这边,蔡瑁已经检视完三军,又接到军报,言刘备已经进驻孱陵,做出了一副誓死抵抗的姿态。
蔡瑁不禁冷笑道:“当初让这大耳贼逃出了南阳,此番定要将其擒来雪耻!”
数年前蔡瑁与刘备南阳之战时,看似刘备是被蔡瑁驱逐出了南阳,好像是蔡瑁胜利了。
但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实则是蔡瑁败了!刘备不过区区万余兵马,非但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反而是斩杀了蔡瑁麾下张虎、陈生二将,重挫蔡瑁兵锋。
本来刘表出兵主要是要取许都,收拾刘备不过是顺路的事情,结果“天才”的蔡瑁将攻打刘备变成了主要的事情,以至于错失了攻取许都的最佳机会。
由此看来,当初的南阳之战,说蔡瑁败了都是轻的,实际上蔡瑁是败的一塌糊涂!
试想如果当初蔡瑁真的杀进了颍川,攻下了许都,此刻刘表已经是天子在手,焉能至于如今地步?
蔡瑁咬牙切齿愤愤难平,但其手下人却并不都跟他一样。
蔡瑁军中吴巨曾与刘备有过交情,还算不错,刘磐对于越来越得宠的蔡瑁却是心有不快,只是深藏心底,一时没有爆发出来而已。
刘磐、刘虎二将,都是刘表的从子,论亲疏关系,相比于蔡瑁,当然是二人与刘表更亲。
然而因刘表宠爱蔡夫人,蔡瑁愈加得势,甚至于刘表有托付后事之意。
现在刘表尚在,倒还好说,可一旦刘表死后,这蔡瑁还嫩不能够容的下刘磐、刘虎二人可就难说了!
面对蔡瑁的咬牙切齿,众将纷纷附和,唯有刘磐、刘虎默然不语。
兵马齐集之后,蔡瑁当即下令,分批渡江而南,就于孱陵北扎下营盘。
吴巨、王威二将先行,刘磐、刘虎随后,最后是亲率大军的蔡瑁。
吴巨、王威二将各领一万众渡过江来,与刘备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刘备这边早有斥候探得消息。
“二位先生,吴巨、王威二将业已登岸,我军当如何?”刘备问陈宫、法正道。
“主公当趁其立足未稳,取得首战之力!首战若胜,蔡瑁军势必缓进。”法正出言建议道。
“不错!以寡敌众,以弱胜强,必先占据主动,若待蔡瑁阵势完备,便再难有战机!”陈宫也点头附议道。
“既如此,当自何处取此首战之利?”自从有了陈宫、法正二人为辅佐之后,刘备每事必先问之,这也正是陈宫、法正二人跟随刘备一路走到现在的重要原因。
人最渴望的便是价值认同,自己的意见能够被人尊重,这便是最大的认同。乱世之中有追逐功名利禄者,但真正的有才之人最渴求的还是能够让自己充分发挥的舞台,这无关于势力的大小强弱。
法正看了陈宫一眼,二人异口同声的说道:“吴巨!”
这吴巨也算与刘备曾有来往,当然自从刘备、刘表反目之后,二人便再无交集。
刘备点了点头,踱步在帐中走了几圈,而后道:“吴子卿与我有旧,当初我寄居南阳,多蒙其照顾,为何不先破王威?”
陈宫笑了两声,然后说道:“正因其与明公有旧,必疏于对明公防范,此正是用计之处!”
于是陈宫便将计策小声与刘备一一细说。
刘备听后,默然良久,继而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当日孱陵便有书信一封直送吴巨军中。
吴巨问来人道:“两军交战,汝主刘备此时致书于我,是何用意?莫非要以此离间不成?”
来人禀报道:“并非如此,我家主公唯念与将军有旧,大战在即,死生难料,特邀将军龙台一叙!”
吴巨哈哈笑道:“刘玄德雕虫小计!岂能诓我?我若赴会,其必劫营!是也不是?”
来人不过是送信,哪里知道内情,不禁窘迫。
吴巨手下有南郡人高翔,见此情形,凑到吴巨耳边低于道:“将军何不应之?无论刘备是计与否,那龙台在在油水之北,刘备离营,必有兵马跟随,其孱陵大营正是虚弱!”
吴巨心头猛的一惊,高翔接着说道:“若将军缠住刘备,可邀王威击其大营!如此不待大军南渡,江南可平!将军岂非首功哉?”
吴巨点了点头,而后转过身来对来使道:“请足下回禀刘玄德,三日后,吾将与其兵马相会龙台!”
中国自古以来,有“兵车相会”的传统,具体来说,就是双方并不立即动手,只是各自带着兵马两边阵列,主将喝喝茶吃吃酒之类。
在东西周时代,诸侯相会便是如此,这是战场礼仪的一种。只是后来的人渐渐不讲究了,礼之没落亦由此可知。
信使于是带着答复离去。
吴巨这才问高翔道:“若刘玄德真是诚心与我叙旧,此举岂不是太过不义?”
高翔不禁笑道:“临阵之事,尔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