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孔明之忧(1 / 2)
又等了好一会儿,突然岸上远处出现一队人影。当人影奔之江边时,徐琨顿时心下一凉!因为来人正是张飞,丈八蛇矛上还挂着个圆滚滚的东西!
张飞勒马江岸喝道:“吴军鼠辈!刘由首级在此!尔等若有胆量,上岸决一死战!”
张飞只两千人马不到,然陈兵江岸,却好似百万之众,吓的吴军无人敢应!徐琨算是久经战阵了,可也没有见过张飞这等杀神!竟不得回话。
“快走!”徐琨只能摇头叹气下令道。
于是,徐琨在短暂的收回了鄂城之后,很快又将鄂城拱手相送,灰溜溜的逃回了江东!原本是引军两万西进,到东归时兵马已经只有一万五千不到。基本上什么收获都没有,白跑一趟,还损兵折将。
徐琨自觉窝囊,回军途中,一言不发。
张飞为刘备重新夺回鄂城,如此一来,便打通了与刘备的联系。鹿耳山李严与张飞取得联系之后,立即通报了刘备。刘备于是便令李严率部回守鄂城,而令张飞率军前来下雉助阵!
既大败了吴军,破解了吴军收复江夏的图谋,又进据了下雉这一险要,这全都是诸葛亮的手笔。得到鄂城复得的捷报之后,刘备不禁拱手对诸葛亮道:“孔明神算!指挥若定!有孔明在,孙权指日可灭!”
诸葛亮却无笑容,脸上略有疑虑道:“主公此言为时尚早!孙权手下并非无人哪!”
刘备不禁愕然,问道:“孔明此言何意?”
诸葛亮道:“主公难道不记得鲁肃鲁子敬?周瑜虽死,然鲁子敬大才也!此人见识不凡,善观大局,极明大势!有他在,要想杀入江东腹地,恐怕并不容易!”
别诸葛亮这么一提醒,刘备的确是想起来曾与与鲁肃会面的场景,对于诸葛亮对鲁肃的评价,刘备略有疑惑,不禁问道:“此人确是有才,却不知比孔明如何?”
刘备这话是暗含督促诸葛亮尽力之意。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仰面叹道:“单论临阵用兵,在下自认不输任何人,不过……”
“不过如何?”刘备见诸葛亮若有所思,于是问道。
“不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鲁子敬亦能料势于未发,此一节在下却是没有必胜的把握!”
诸葛亮一向自视甚高,但是对于鲁肃,他还是不吝溢美之词。诸葛亮自认为在大局观方面,鲁肃并不亚于自己,甚至有可能比自己更有独到见解。
刘备知道诸葛亮一向自信,见诸葛亮如此评价鲁肃,不禁感叹道:“如此说来,还得预做长久之计?”
诸葛亮道:“也不尽然,鲁肃虽是大才,然未得明主!孙权年少得志,其心胸却越来越小,颇似当年袁绍,外宽内忌,不能尽人之才!且看孙权是否会重新启用鲁肃,若孙权执意不肯再用鲁肃,则江东六郡不出半年,亮可为主公取之!”
鲁肃告病罢兵之事,刘备这边早已得到消息。诸葛亮深知鲁肃见识,因此出兵之际,力求其速,仅仅半个月便攻下江夏,怕的就是孙权重新启用鲁肃。
眼下已经得到下雉,兵锋直指柴桑,江东六郡情势危急,鲁肃再次出山的可行性也就大大的增加了!诸葛亮也不相信鲁肃能够无动于衷,对此诸葛亮还是有些拿不定。
从下雉到柴桑,其间约莫一二百里,距离不算远,日便可至柴桑城下,但问题是这一二百里皆是山路!便是今日罗霄山脉北端之幕阜九岭。这些丘陵山岭一直延伸到长江边上。
刘备若要从下雉攻向柴桑,不走水路而走陆路的话,则必然是要经过这些地方。丘陵地形,无疑给行军增添了不少阻力,而这也正是柴桑西面的最后的屏障。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说道:“如此,看来还得孔明多费心了!不过备可以交一句话给先生!但尽人事,莫问天命!进军顺利与否,不须太过在意!”
刘备这是为诸葛亮减轻心理压力,潜台词就是你只管去造,有任何后果,我都可以接受!
话说孙权若是有刘备这样的胸襟,凭借其手下济济人才,恐怕这天下还真有可能落到孙权手中!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性或是天注定,世间难有完人。
诸葛亮听到刘备的话,知道刘备的意思,心中甚是感动。拱手拜道:“主公深明大义!亮敢不竭心尽力!”
于是刘备在下雉稍作休整,立稳脚跟之后,旋即便发兵动向,剑指柴桑而来!
柴桑城中,张纮枕戈待旦,片刻不敢放松,虽然紧急招募了万余兵马,但这些兵马依旧显得太过单薄。要想拱卫柴桑这个重镇,非数万人不可!数万人尚且难保万无一失!
张纮将一万兵马分作两部,一部由孙助率领,驻防在前,一部由孙宜率领,驻扎在后,呈两道防线,布置在柴桑西面。
孙助、孙宜,是前九江太守孙河长子、次子。孙河死后,孙权将其儿子安置在了柴桑,交在张纮手里。
张飞尚未到来,诸葛亮令魏延率军为前部,先行开道!
自出兵江夏以来,魏延屡得重用,心中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