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节(1 / 2)

加入书签

一想起私人厂子即将迎来的重拳出击,吴远就更加坚定。

“有什么问题么,爹?”

“没问题!”杨支书摇着筷子连连道:“不仅没问题,而且这事办的漂亮,办的敞亮!”

“要不说合该你挣钱,合该你发财呢。单单这份舍小财、办大事的魄力,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是个人才!爹没看错你。”

吴远长出一口气。

舍点小财,总比把厂子捐给村集体的好吧。

说话间,老杨头又干了一杯三钱的,意图蒙混过关。

然而吴远却没被他这一通夸,迷晕了头,而是格外清醒地斟酒道:“爹,这是最后一杯了。多一滴都没了。”

从老丈人家离开,吴远带着鸡网回到家,打着手电筒,把两间猪圈罩个严严实实。

随后又扯了一堆麦草往猪圈里一铺,抓把玉米粒洒在空地上,最后把鸡往猪圈里一放,门关严实,搞定收工。

结果隔天一早,出事了。

鸡少了一只,而且是最肥的那只老母鸡,从三姐家带回来的。

再看鸡网,被咬开一个大洞。

一看就是黄大仙干的。

大意了。

好在其他六只鸡,没趁这个机会逃跑。

恐怕也是被黄大仙吓破了胆,不敢逃离猪圈这个藏身之处。

吴远把鸡网重新缝好,把鸡全都撵到一间猪圈里,空出另一间猪圈,把大黄和两条小狼狗放进来。

这样一来,鸡指定是安全了。

可狗就不好说了。

临近年关,正是偷狗贼猖狂肆虐的时候。

吴远唯一放心的就是,大黄和两条小狼狗都被他训练出一个好习惯来,那就是不吃外人给的食物。

要是能弄两只大鹅来就好了。

因为黄大仙除了怕狗,就是怕鹅。

结果吴远在工场随口这么提了一句,隔天陈师傅就提溜两只大鹅送到家来。

闷不吭声地雪中送炭来了。

吴远连忙拿了条过滤嘴烟给人家,钱不钱的倒是小事,这贴心劲儿上哪找?

这下鸡和鹅都有了,杨落雁欢喜之余,开始琢磨着,等来年一开春,再养上一群鸭,就齐活了。

好嘛,这是想做养殖小能手么?

不过吴远也没拦着。

因为有了鸡和鹅之后,这家的确多了几分农家的烟火气。

挺好。

双座婴儿车,夫妻事业线

第一场雪的痕迹很快销声匿迹,北岗也因此正式进入隆冬时节。

十二月初,寒风萧瑟。

去年还习惯干活时敞怀赤膊的吴远,今年就被媳妇逼着穿上了春秋衫、线衣以及新棉花打的棉袄棉裤。

有一种冷,叫做媳妇觉得你冷。

吴远没法拒绝,甚至很快习惯于老农式的手拢在袖笼里,宛若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

不过吴远最近在打一辆双座的婴儿手推车,用不上大力气,全都是水磨工夫。

像是边边角角全都要用砂纸打磨,不能留一丝不滑溜的地儿。

然后再刷上木蜡油,增加光滑度。

外面再裹以耐磨挡风的花布,上头还有杨落雁的独家花纹。

妥妥的手工限量版了。

另外在四轮定位上,吴远还特地加了减震的弹簧设计。

走在乡间坑洼不平的石子路上,也不耽误里头的娃睡觉眯眼看天空。

反正为了追求完美,吴远愣是没少琢磨。

对于马明军仨徒弟和工场的几位木工师傅来说,这些日子老板既来了,又没来。

人虽来了,但一点活儿没干。

可不就是相当于没来么?

但众人谁也不敢言语。

毕竟老板既会赚钱,手艺又秒杀众人,谁敢不服?

会赚钱这点就不用多说了。

如今不仅百货公司的订单稳如老狗,就连隔壁北阴市也开始有订单过来。

从一周套,渐渐到一周十来套。

再说起手艺,似乎也不用多说。

这双座婴儿车就可见一斑了。

反正老代看了直摇头,他粗犷式的木匠风格指定是做不来。

真要硬着头皮做下去,也是五大三粗的范儿,少了这丝灵巧劲儿。

陈师傅觉着这股灵巧劲儿不难,难的是这么快又这么好地把整个车子设计并手搓出来。

而且过程几乎没有返工。

而翟第则是暗暗惊讶,甚至腹诽不已,莫非师父对自己藏私了?

至于仨徒弟,才是真正开了眼,进而也真正明白师父曾经说过那句‘木匠学到手,天底下随便走’的要义。

十二月十号。

吴远带着做好的手推车回到家,丈母娘刘慧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从吴远手里接过手推车道:“快让我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