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节 儒玄诸子之学上(3 / 4)

加入书签

书不同,故疑之。梁代,安国及郑氏二家,并立国学,而安国之本,亡于梁乱。陈及周、齐,惟传郑氏。至隋,秘书监王劭,于京师访得《孔传》,送至河间刘炫,炫因序其得丧,述其议疏,讲于人间。渐闻朝廷。后遂著令,与郑氏并立。儒者喧喧,皆云炫自作之,非孔旧本,而秘府又先无其书。”案郑玄晚主古学,早岁则治今文。《御览》引其《孝经注叙》,谓作于避难南城山时,严铁桥云:玄盖尝避党锢之难,时尚未治古文,故立说与后来不同,其注初不必伪。(据皮鹿门说,见所撰《孝经郑注疏》。)若孔安国传之伪,则不俟论矣。《论语》:《隋志》云:“汉初有齐、鲁之说,其齐人传者二十二篇,鲁人传者二十篇。张禹本授《鲁论》,晚讲《齐论》,后遂合而考之,删其烦惑,除去《齐论》《问王》、《知道》二篇,从《鲁论》二十篇为定,号《张侯论》。周氏、包氏,为之章句。马融又为之训。又有《古论语》,与《古文尚书》同出。章句烦省,与《鲁论》不异。惟分《子张》为二篇,故有二十一篇。孔安国为之《传》。汉末,郑玄以《张侯论》为本,参考《齐论》、《古论》而为之注。魏司空陈群,大常王肃,博士周生烈,皆为义说。吏部尚书何晏又为《集解》。是后诸儒多为之注。《齐论》遂亡。《古论》先无师说。梁、陈之时,惟郑玄、何晏,立于国学,而郑氏甚微。周、齐郑学独立。至隋,何、郑并行,郑氏盛于人间。”亦汉末今古杂糅之学,与魏、晋后杂有玄谈之说并行者也。《齐书·刘陆澄传论》云:“西京儒士,莫有独擅。东都学术,郑、贾先行。康成生炎汉之季,训义优洽。一世孔门,褒成并轨。故老以为前修,后生未之敢异。而王肃依经辨理,与硕相非。爰兴《圣证》,据用《家语》。外戚之尊,多行晋代。”今案《隋志》:肃于《诗》、《书》、《三礼》、《易》、《左氏》、《孝经》、《论语》,皆有注解。又有《孔子家语》二十卷,《隋志》云王肃解,而后人以为肃所私定。《孔丛子》七卷,亦肃所伪为。《圣证论》十二卷,则肃所造以难郑者。盖肃当汉、魏之际,亦为遍注群经之人,其才力实与郑玄相亚。晋世《诗》家或申王难郑,或右郑排王。言《礼》者亦各有左右。《尚书伪孔安国传》,虽不能定为何人,其说与肃同流,则无疑义。《魏书·儒林传》云:“汉世郑玄并为众经注解,服虔、何休,各有所说。玄《易》、《书》、《诗》、《礼》、《论语》、《孝经》,虔《左氏春秋》,休《公羊传》,大行于河北。王肃《易》亦间行焉。晋世杜预注《左氏》,预玄孙坦,坦弟骥,于刘义隆世,并为青州刺史,传其家业,故齐地多习之。”《北齐书·儒林传》云:“经学诸生,多出魏末大儒徐遵明门下。”遵明于《易》、《书》、《三礼》,皆传郑氏,《春秋》则服氏。其《毛诗》则出魏朝博陵刘献之。王弼之《易》,河南及青、齐之间多讲之,然师训甚寡。孔氏《古文尚书》,武平末,河间刘光伯、信都刘士元得费甝《义疏》,乃留意焉。《左传》,河外诸生,俱伏膺杜氏。河北有姚文安、秦道静,初学伏氏,后兼讲杜。以上所说,《北史》皆同,而又总括之曰:“江右:《周易》则王辅嗣,《尚书》则孔安国,《左传》则杜元凯。河洛:《左传》则服子慎,《尚书》、《周易》则郑康成。《诗》则并主于毛公,《礼》则同遵于郑氏。”合诸说而观之,则今文之学,除《公羊》一经外皆亡;魏、晋新起之学,与汉世旧有之学,分庭抗礼,而南偏于新,北偏于旧;至隋世统一之后,则北又入于南也。然不论何派,皆系经生之业,支离破碎,无益世务。较有思理之士,皆折而入于他途矣。《魏书·儒林传》:陈奇,常非马融、郑玄,解经失旨,志在著述《五经》。始著《孝经》、《论语》,颇传于世,为缙绅所称。奇后为游雅所陷,(见第四节。《北齐书·儒林传》:刘昼,撰《高才不遇传》三篇。皇建、大宁之朝,又频上书,言亦切直。多非世要,终不见收采。自谓博物奇才,言好矜大。每云:“使我数十卷书行于世,不易齐景之千驷也。

”《隋书·儒林传》:马光,开皇初,高祖征山东义学之士,与张仲让、孔笼、窦士荣、张黑奴、刘祖仁等俱至,并授大学博士,时人号为六儒。然皆鄙野无仪范,朝廷不之贵也。士荣寻病死。仲让未几告归乡里。著书十卷。自云:“此书若奏,我必为宰相。”又数言玄象事。州县列上其状,竟坐诛。孔笼、张黑奴、刘祖仁未几亦被谴去,惟光独存。此等人或亦王通之流,然当时皆不之重也。

儒生兼通道、释之学者,此时实不胜枚举。《晋书·儒林传》:徐苗,尝作《五经同异评》,又依道家著《玄微论》,前后所造数万言。卒,遗命濯巾浣衣,榆棺杂砖,露车载尸,苇席瓦器而已。此杨王孙之志也。又《范宣传》:庾爰之问宣曰:“君博学通综,何以大儒?”宣云:“正始以来,世尚老、庄,逮晋之初,竞以裸袒为高,仆诚大儒,然丘不与易。”宣言谈未尝及老、庄。客有问:“人生与忧俱生,不知此语何出。”宣云:“出《庄子·至乐篇》。”客曰:“君言不读《老》、《庄》,何由识此?”宣笑曰:“小时尝一览。”时人莫之测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