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6章 红豆在哪里(1 / 2)

加入书签

邵逸夫这下可是爽透了,通过比市场低两成的价位将协和公司在台湾的院线全部收购过来,然后改头换面冠以邵氏的名字,全面力挺张彻自组的长弓电影公司。

当年王小虎在台湾开疆扩土收购院线,邵逸夫也依样葫芦学了去,正好张彻的合同到期,别人都到将相不和,谁料的邵逸夫会暗中资助张彻在台湾成立长弓电影公司,开始收割台湾的市场。

长弓电影在台湾经营的并不是很景气,这主要是因为协和公司的功夫片对整个东南亚地区辐射面太广,大家都习惯了协和的风格,对老一辈的大导演张彻电影渐渐失去了兴趣。

写小说的人都知道,如果你贸然改变风格,就会失去固定的读者群,相应的道理,做导演也如此,张彻的功夫片风格是阳刚、暴力美学,惜英雄重英雄,强调兄弟之间的情谊。

而王小虎的风格是凛然大气又不失观赏性,每一部他主演的影片其女主演绝对不是花瓶,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影片增色不少,在文戏、武戏的搭配上令同辈人望尘莫及,所以这也宣告着王小虎电影的不可复制性,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部是什么风格。

张彻在台湾这两年来算是“卧薪尝胆”,旗下五个徒弟全部被他塞进电影院去观看王小虎主演的电影,从《义侠》到《叶问》又到《阿虎》,期间还有《精武门》、《勇士的旅程》,五部电影愣是让张家班看了不下数十遍,同时渐渐找到了一些在武打设计方面的特点。

于是王小虎在电影院中看到这部《少林五祖》时很是惊讶!

“不错!动作设计大有突破呢,这部电影有区别于大导演张彻一贯的风格!”即便是王小虎如此挑剔的人,此时也对张彻佩服起来。

这部电影的美术效果很通俗,色彩和光亮度很突出,明亮耀眼的金黄光线有别于张彻其它的作品。而张彻在动作设计方面也算是绞尽脑汁了,胡德帝、蔡德忠、马超兴、李式开、方大洪五人的功夫各有特色,将流传于南少林的几种功夫系数演绎出来,练功升级的情节很有看头。

张彻的五个得意弟子姜大卫、狄龙、傅声、戚冠军和孟飞分饰五祖。这部电影主要突出的是傅声,其次是戚冠军,不过从影片本身来说,五位主角的戏份尚算平均,情节主要讲述火烧南少林之后,五祖北上中原联络各方英雄志士对抗清廷的故事。

“怎么样?我说过不错吧!”

能得到王小虎这样挑剔的人赞赏,邵逸夫感觉脸上备有面子,嘴巴合拢不住道:“根据你的估计,《少林五祖》的票房能有多少?”

“咱们两家公司在香港的电影院加起来有173家,而根据《电影双周刊》的数据统计,前期的宣传效果还算不错,上映前就卖出去137万的电影票,如果保持这个势头的话,张彻的第二春很快就会焕发,算上东南亚各地的票房成绩,突破一千三百万还是很有可能的。”

王小虎稍微想了想后说道,他这个数据非常的靠谱,要知道现在张彻虽然两年没有出新作品,但是他在圈内的名望仍在,加上姜大卫、狄龙在东南亚的票房号召力,还有凭借《神打》被捧红的傅声压轴,能有一千三百万算是少的。

“哎!终究还是不如你小子变态啊!”邵逸夫听完这个数据后叹了一口气,谁让王小虎当年的《叶问》创下了最高票房后,几年时间都没人能超越呢!这个数据总和仅仅比《叶问》在香港的票房数据多两百万而已。

人与人之间果然是不能比较的,邵逸夫郁闷的摇摇头,他受打击了!

他压根就没有深入联想,当年《叶问》的上映不仅仅是因为影片质量过硬,还有其他很多叠加的因素,比如一代宗师叶问出面代言,比如接着李小龙的光,比如龙虎武师工会在六一八雨灾中的种种慈善演出,比如当初王小虎留给观众很好的印象等等,这些前奏都是在王小虎精心布置下潜移默化的结果,票房成绩不火才怪。

这些道理,邵逸夫当年没搞明白,现在也懒得去弄明白。

如果说不是李小龙的骤然离世,王小虎主打的电影还会创造香港电影的新记录。通过方方面面你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真功夫时代确实因为李小龙的离开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票房就是最好的证据。

这与王小虎在之后忙于拓宽香港功夫电影的新思路,与他全面力捧七小福成龙、洪金宝、元彪也有一定的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王小虎在刻意的控制着这条线,如果他想刷新记录简直轻松至极,但是过于逆天的话,反而会让香港电影发展出现可怕的断层。

“六叔啊,您老就不要长吁短叹的了,两年前港督麦理浩爵士可是亲自主持授勋英国女王颁发给你的cbe勋衔呢!”

王小虎不无羡慕的说道,对于这个所谓的cbe勋章,他并不明白其代表的意义,总之从那之后,邵逸夫在香港上流社会迈开的步伐更加宽广。

“你羡慕什么!”邵逸夫苦着脸说:“你小子也快了!”

“哦?”王小虎一愣,这东西会跟自己沾边?“不太可能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