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2 / 2)
看他,只能托人送些东西,稍微改善他的生活。
小皇子不算太懂事知礼,但也没有抱怨过母妃和兄长,只盼着自己快快长大,同亲人团聚。
这一天没有等待多久,在小皇子六岁那年,他的父皇派来了一批锦衣卫,要护送他回宫。
他对此感到高兴极了,他的师父却很紧张,试图把他藏起来,对外宣称他失踪了,让锦衣卫速速离开。
他不明白师父为什么要这样做,明明他马上就能回宫,和亲人团聚,为什么师父要阻止他?因为他没有按时完成功课吗?
他耍了一个小把戏,引开师父,主动跑到锦衣卫的跟前,要和他们回宫。
锦衣卫齐齐下跪,朝他行礼:“恭迎殿下回宫。”
那是第一次有人向他行礼,称呼他为殿下,阵势大得他连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全身僵硬着,被锦衣卫半请半送进了马车中。
车架往前行去时,他听见了师父的谩骂声,远远的,从高处传来,带着山里特有的回音,听起来更像是在哭嚎,哀痛的哭嚎。
“听信妖道,天命有违——”
伴随着哀嚎的,是隐隐约约的雷鸣声,让他的心里一突,升起一股不好的感觉。
不过这应该是他的错觉,毕竟当时已经大旱三年,太乙山中虽然不缺水,也许久没有下过雨了,怎么可能会有雷鸣呢?
所以雷鸣是他的错觉,不好的感觉也是他的错觉,他不应该想这些没有边际的事情,他应该想想他的母妃,他的兄长,他的亲人,他们就要团聚了。
只要他回了宫——
小皇子回到了皇宫。
但是没有见到他的亲人。
他的母妃也好,兄长也罢,包括抛弃他的父皇,他都没有见到。
他被锦衣卫马不停蹄地送去了蓬莱岛。
也是直到这时,他才得知,原来,他是为了天下人回宫的。
——只要他献祭自己,就能解除三年大旱,让天下人得救。
蓬莱岛上的道长穿着华丽的道袍,摇头晃脑着叽里咕噜了一大堆,从天尊祖师说到先贤圣人,再说到志士仁人,引经据典出口成章,直听得人头晕耳鸣。
他听了半天,只听明白了一件事。
他见不到他的亲人了。
“道长。”他呆呆地坐在莲花台上,道,“弟子愿意为众生舍身,只求道长满足弟子一个心愿。”
得他父皇敕封的神妙真人一收拂尘:“讲。”
“弟子希望能见一见亲人。”
真人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微笑:“哦?你确定要见你的亲人?”
“是。请道长成全。”
真人的笑容愈发莫测:“既如此,贫道便成全你。”
小皇子如愿见到了他的亲人,他的兄长。
那是他第一次看见兄长,他们长得一模一样,如果不是穿的衣服不同,神色不同,他会以为自己是在照镜子。
那也是他最后一次看见兄长。
他的兄长含泪看着他,脸上满是愧疚之色,和他道歉,说对不起。
他不觉得这有什么对不起的,他在太乙宫中过得很好,没有受苦,他的兄长没有对不起他,母妃也没有对不起他。
他只是有些后悔,没有好好跟着师父学功课,以至于到了临别时,他连一句优雅点的言辞都想不出来,只能干巴巴地让亲人多保重。
来世,他还愿意当母妃的孩子,兄长的弟弟。
最后一句话,他没有说出来。
因为在他准备开口时,他的兄长忽然抬眼,看向他的身后,发出一声疑惑的音节。
他下意识转过身,只觉后颈一痛,眼前一黑。
再醒来时,他已经不在蓬莱岛,而是身处一座昏暗的宫室。
有人在他身旁哭泣,哭声压抑哀婉,能催断人的心肠。
他怔怔地看过去,发现那是一名宫装女子,虽然妆饰朴素,面色憔悴,神情悲痛,但依然不掩她的美丽。
发觉他醒来,女子勉强收住哭声,朝他露出一个难看的微笑,颤声唤道:“九儿……你醒了……”
他怔怔地看着她。
半晌,他才意识到,外头下雨了。
雨声很大,很嘈杂,夹杂着滚滚的闷雷声。
他在雨声中喃喃开口:“下雨了……”
“是啊……”女子哽咽笑应,“下雨了……下了好大的雨,足足有半个时辰……皇、皇上大喜,封、封你弟弟为……”
女子说不下去了,掩面哀痛而泣。
小皇子没有哭泣。
他呆呆地看着女子,觉得她好古怪。
这座宫室也很古怪,周围的一切都很古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