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4节(2 / 3)

加入书签

巴地询问。

盛隆和自然地回答:“我怕在父皇心里,你与红颜祸水这个词挂上钩。”

“原本,母后请父皇赐婚的理由,用的便是你身为神医之女,杏林之术卓越,或许能治好我的病,于我大有裨益。”

“可你嫁进来大半年,不仅没有让我的病情好转,还得了施不空那么一番言论,父皇心里……可能会对你有点意见。”

原来是这样!

觅瑜大大松了口气。

她就说,圣上再怎么枉信小人,不辨是非,也不是一个好色之徒,怎么可能会像史书里的昏君那样,看中儿媳呢。

还好,还好。

她放下了心,盛隆和的神情却变了,含着疑惑看她一眼,忽而扬眉,询问她道:“你以为父皇对你怎么样?”

冷不防被这么问, 觅瑜先是一惊,接着强行压下心虚,故作镇定道:“还能怎样?就是你说的……对我印象不好呗……”

盛隆和的表情是半点也不相信。

他放下笔, 侧过身, 抬起她的下颔, 挑出一个微妙的笑容,慢声道:“你……”

“我……我怎么了?”觅瑜努力不让自己眸光曳颤,泄露心绪。

可惜被她不稳的声线出卖,盛隆和的笑意愈发微妙, 缓缓凑近她,在她的唇上亲了一口。

觅瑜:“……”他是不是故意说这些话来吓唬她,好占她便宜?

好在, 对方下一刻的举动, 证明了他不是完全这么想的。

他贴着她的唇, 轻声开口:“放心,父皇在别的方面, 我不敢保证,在女色方面,我还是愿意相信他的,且做不出违背纲常人伦之举。”

“当然, 假使他真的有这份心,我也不介意像书里一样, 清君正道。”

听见这般大逆不道的言论, 照理,觅瑜是该感到恐慌的, 然而,她只觉得一阵安心, 似有暖流而过,融融包裹着她。

她漾出一泓清浅的笑影,点点头,表示相信他。

盛隆和回她一笑,坐回原位,执笔继续替她抄录。

她在旁边看着,询问:“神妙真人怎么会忽然进言,请父皇赐婚呢?这里头有什么缘故吗?”

他摇摇头:“目前还不清楚,不过一定没安好心。”

她忧心地蹙起眉:“那我们后面该怎么办?”

他不甚在意:“见招拆招,看他还有什么举动。”

轻描淡写的回答让觅瑜颇为矛盾,不知是该抱怨他这漫不经心的态度,还是相信他做好了万全稳妥的准备。

最终,她决定换个角度看待问题:“说来,这件事还要多亏李总管,如果不是他通风报信,可能直到父皇下旨,我们都还被蒙在鼓里。”

盛隆和微微一笑:“不错,李年的确帮了一个大忙。”

“就是我没有想到,李总管是你的人,那可是御前总管,他——竟然也被你收为己用了?”她感到不可思议。

“李年不是一开始就在父皇身边伺候的。”他慢悠悠抄录着,“原本的御前总管是贾辉,从小服侍父皇,算得上忠心耿耿。”

“可惜,父皇的信任对不起他的这份忠心,安氏被废后,他被指证与安氏的大宫女有染,走漏御前消息,被父皇杖杀了。”

觅瑜心一跳:“这份指证……属实吗?”

他一笑,停下笔,看向她:“母后亲自抓到的把柄,查出的证据,你说属不属实?”

她一呆,这叫她怎么回答?既是皇后指证,那自然属实,可是……以皇后与安氏之间的仇怨……

她只能发出一声含糊的回应:“嗯……”

盛隆和也没有为难她,轻轻笑了笑,把这个话题揭过,回到了现任御前总管的身上。

“李年本是在茶水间上值的小内侍,父皇看他手脚麻利,给了几趟差事,他都做得不错,得了父皇的夸赞,也碍了贾辉的眼,被暗中排挤。”

“后来,他在宫外的家人染疾,他百般奔走,求助无门,还因为心神恍惚、伺候不力而被父皇申斥,险些丢了差事,只能躲在角落里哀哀哭泣。”

“当时母后还是贤妃,正巧遇上他,问了两句情况,得知他的难处,便派人帮了他一把,治好了他家人的病,左右这对母后而言只是举手之劳。”

“李总管就是从那时起为母后效力的?”她询问。

出乎意料的,他摇了摇头:“没有,那时的李年只是一介普通的内侍,虽然在御前伺候,但终归不堪大用,母后没有在意,也没有将他放在心上。”

“倒是李年对母后抱有万分感激之心,在安氏串通钦天监散布谣言,撺掇父皇择我与兄长其一杀之时,冒死通风报信,让母后有时间想出应对之法。”

“原来如此。”觅瑜莞尔,“这也是母后结下的善缘了。”

盛隆和神色淡淡:“那段时期,谣言传得沸沸扬扬,皇宫上下无人不晓,就算李年不报信,母后也大抵能猜到父皇的想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