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2 / 3)
至微还是不敢相信:“蚂蚱被踩扁的事你记得,蚂蚱编织的手法你居然忘了,这也太……”
他嘀咕着,话音忽然一顿,像是想起什么,神色从怀疑变成了悟,“啊”了一声,目光扫过夫妻二人,支吾道:“为师……为师知道了……”
“师父?”觅瑜不解。
陈至微仍是支吾,掩饰性地干咳两声,摆摆手,道:“没什么,为师就是想说,忘了便忘了吧。”
“就像徒儿媳妇说的,小石头的心意已经到了,至于送不送礼,又是送的什么礼,都不重要,不重要……”
道理是这般没错,然而,若对方果真不在乎贺礼,又怎么会向弟子讨要?
可他为什么不要了?不,不是不要,而是不坚持要。他似乎理解了盛隆和的忘却,并且不愿意多谈这个话题,这是为何?他又想起了什么?了悟了什么?
觅瑜满心不解,奈何通达道人没有要解释的意思,盛隆和也没有要追问的意图,师徒俩一起将这个话题揭过,她也只能暂时把这些疑惑压在心底。
直到回了壶中天地,夫妻二人在房中独处,她才袒露心中疑惑。
盛隆和听罢,轻轻一笑,询问她:“纱儿觉得,我是真的忘了,还是在诓骗师父?”
她一愣,有些犹豫地看了他两眼,回答:“照理,纱儿该相信夫君,可是,夫君在某些方面,的确颇有——颇有——”
“颇有什么?”他含笑追问。
她咬唇轻嗔,推搡了他一把:“你知道我想说什么。”
盛隆和笑着握住她的手,圈过她的腰,把她抱入怀里:“看来为夫在娘子心中的形象不怎么好啊,不过没关系,因为你想得没错,我的确骗了师父。”
她震惊地睁圆杏眸:“什么?!”
他居然在这种事上骗人?而通达道人居然还信了?
觅瑜觉得不可思议。
“你是……不想费神编织蚂蚱吗?”
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理由,要不然的话,她实在想不明白了。
毕竟,这种事有什么好骗人的呢?
“自然不是。”盛隆和道,神情似有惊异,“你以为我骗了师父什么?忘了怎么编蚂蚱吗?这种事有什么好骗人的?我诓骗师父的是另外一件事。”
觅瑜:“……”
她一时竟不知道,是该欣慰他没有在这事上骗人,还是该感慨他骗人的技术高超,不知不觉间就诓骗了通达道人,她也没有意识到一星半点……
她干巴巴地询问:“夫君骗了师父什么?”
他回答:“当年的那串蚂蚱,并不是我准备送给师父的生辰贺礼。”
觅瑜:“……”
她错了,这还不如她原来以为的,虽然两种欺骗都伤感情,但不想费神编蚂蚱,总比生辰贺礼是假的要好一些……
她有些不敢置信,怀疑盛隆和现在才是在骗人。
因为他虽然喜欢开玩笑,但一直很有分寸,她不觉得他会在这种事上骗人。
更何况,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或许,是因为我心情不好。”盛隆和道。
说话时,他噙着淡淡的笑意,与寻常玩笑的模样无二,觅瑜却敏锐地察觉到,他说的是真心话。
她依偎在他的怀里,仰头凝视着他:“夫君……?”
盛隆和没有看她,神情悠远,似乎在回忆往事。
他安静了一会儿,缓缓开口:“那串蚂蚱,的确不是我给师父置备的生辰贺礼,而是我花费了许多精力准备的,想要送给母后和兄长的礼物。”
觅瑜一愣。
他对她笑了一下:“小时候的我虽然养在太乙宫,但并没有与世隔绝,仍然能收到母后送来的东西,当然,是偷偷托人送过来的。”
“一开始是些衣食用品,譬如母后缝制的衣裳,制作的糕点等等,后来,随着我读书认字,便逐渐有了书信,短短的几句话,能让我高兴上许久。”
觅瑜听着他的讲述,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幕场景——
一个小小的孩子,孤零零地坐在屋子里,翘首以盼着亲人的来信,终于,他等来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三两下读完,然后又读了一遍,再一遍。
薄薄的一张信纸,寄托着亲人对他的思念,笑容在他的脸上绽开,这笑容会持续很久,直到被等待的焦急取代,进入下一个循环……
这样的想象,让觅瑜升起一阵心酸。
她心疼他,小小年纪就不得不与亲人分离,在太乙宫中生活,纵使有通达道人照顾,比起别的孩子在父母膝下承欢,这样的日子也分外孤单。
同时,她也为他感到欣慰,欣慰皇后没有放弃他,即便相隔甚远,也依然挂念着他,给他送来温暖和关爱,让他不必在孤独中成长。
盛隆和的讲述还在继续。
“和这些东西一起送过来的,还有兄长的手信。”
“兄长比我要聪慧许多,不过五岁年纪,就能倒背如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