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章(1 / 2)

加入书签

沈流双忽然觉得桌上这美式都他吗不苦了,直接发酸!发臭!

十分钟后队友们陆续下楼,坐在机位前调整了下状态。

这次和山队约赛拉了个群麦, 方便双方互相进行“友好问候”。

杨致捏着记录表, 耳朵上挂着耳机。

按照山队提的要求,4v4也打包练了,并且拎到最前头, 第二阶段1v1,第三阶段磨组队竞速, 道具赛压轴。

杨致抱着平板,切回组队麦:“山队的道具虽然没有小米他们打得那么突出,但不弱。可以说目前国内车队他们综合素质最高,今天训练赛每场录像都会保存,之后要一帧一帧学。”

“好。”谢心树应了声。

4v4长跑接力,每场比赛地图都不一样,他们找赛事组要的自定义服务器会生成地图。

开局半分钟,缪思羽就慢了启民昕两个车位的距离。

按照比赛流程,没轮到的位置得封麦封听筒,避免提前暴露地图走向。

谢听月负责这项操作。

组队麦内。

沈流双:“到哪了?”

缪思羽:“半圈吧。”

“谁领跑?”

“他。”缪思羽淡淡。

“你不能再快点吗。”沈流双优哉游哉,“star最擅长的就是摸地图了,而且他心态稳,后期根本不崩,大赛里遇到他基本都是开局定生死,半圈还追不上后面就更追不上。”

“你想要多快?”缪思羽声音略冷,“队长定的保守玩法,这才第一回合。”

“当然听队长的。”沈流双嘿嘿一笑,“我刚就想试试看你能不能也玩极限嘛。”

“你们平时说的极限到底指什么?”谢听月皱眉。

杨致低头在做记录,闻言笑了声:“没有固定标准,其实说白了就是玩各种卡位操作。不然怎么能叫极限。”

“比如我们平时练一张地图,有固定的行车路线,在这个跳台按照正常操作应该怎么喷氮,在那个弯道口应该怎么漂移,练得多了就有肌肉记忆,最佳路线也已经规划好了,玩稳定打法至少可以保证这张地图能没什么大差错地跑下来。”

“极限就不一样了。极限玩法从来不按常理出牌,非常考验选手的应变能力,还有操作基本功。极限用得好,随时可以超车,用得不好,随时能撞墙。”

杨致补充:“谢心树在全明星赛上跑的夜之乐章就是极限玩法,每个跳台都卡方位,卡得很精准,旨在每一个瞬间都缩短和对手的距离。”

“最直白的极限体现,就是漂移的时候几乎贴脸过墙。如果把控不好车头会碰撞,速度一慢下来这个弯道基本废了,对手很容易甩开你。”

“所以大部分选手都是稳定型。”谢听月眯眼,“因为不敢赌,而且怕失误?”

“差不多。”杨致勾唇,“不过我们以前在flow有更犀利的说法。”

“怎么说?”

“大部分选手都只能玩稳定。因为极限只适配天才中的天才。”

谢听月笑了声,心头却冷不丁一跳。

天赋就是最大的差距。

4v4一共三回合,第一回合的三号中场跑完,终于轮到谢心树。

月姐把12号麦封了,开了4号麦。

原时:“队长,地图差不多7个超车点。”

“好。”谢心树把握了下,那大概就是三星或者四星地图的难度。

彼时毛茂宇已经起步,谢心树还在等待冷却倒计时。

说明他们落后了。

“大概差多少?”谢心树问。

原时冷汗直冒:“五个车身吧。”

那就是慢了五六秒。

谢心树在心里叹口气,问:“有跳台么?”

“没有。”原时焉了吧唧,“你这把秀不了点漂双喷了。”

“好。”

秀不了点漂双喷,很难拉开差距。

谢心树在跑车的过程中紧紧盯着道路前面的身影,他感觉毛茂宇在训练赛的状态和全明星赛不一样了。

或者说,山队全员的状态都和之前不同。

他们非常认真地在和血队打今天的训练赛,有种给了个下马威的超强压迫感。

谢心树一边瞟着道路,一边关注前面毛茂宇的车,还留了根神经去听原时的指挥。

领航员在接力赛的作用极其重要,因为接力赛不同于其他流程赛,接力赛的右上角没有小地图,只能靠选手自己去感受,甚至去猜前面那块石头后面藏着的到底是悬崖还是弯道。

而末置位的压力是空前绝后的。

前三个位置已经接连把这张地图跑过三遍了,到末置位,地图逐渐清晰,岔道口,跳台,超车点,加速轨道等等都浮出水面,这时候拼的就是硬操作。

既然落后,那就玩极限,试试看能不能拉近距离,甚至超车。

这是谢心树的一惯打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