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
大臣们纷纷皱起来了眉头,眼神看向魏渊那可怜的脸。
成就先天宗师后,相貌便可以重回年轻。
例如陈武帝陈太极,现在便是数十年前的青年模样。
可是魏渊,却没有重返年轻,依旧是那一副中年面孔。
魏渊年轻的时候相貌说不上冠绝当代,但也算得上是仪表堂堂,以至于到了人到中年还颇为风韵犹存。
一时间露出来这种表情,反而让人心中升起些许怜悯。
一身青衣,两鬓斑白。
为了朝廷和江湖的交易,为了拯救天地大势,甘愿受尽唾骂。
甘愿将这天大的耻辱硬生生吞下。
这是何等的恢宏壮举。
可是前提是,在座的诸位都是一些蒙在鼓里的平民百姓。
但是显然不是。
见到魏渊如此惺惺作态,朝廷上面的文武百官齐齐低声咒骂了起来。
“惺惺作态,老狐狸!”
就连
太子陈和都忍不住开口咒骂说道。
“魏渊,你在这里装什么青天忠臣!你在这里装什么委屈巴巴?你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罄竹难书,还有脸在这里哭诉?”
“你当天下人的眼睛是瞎的不成?”
被厉声质问,魏渊云淡风轻,甚至脸上还带着些许的无辜,疑惑说道。
“太子殿下这话,魏渊倒是听不懂了。”
“历朝历代,有什么样的臣子,愿意在自己的身上背上‘纣’的谥号,又有什么样的臣子甘愿放弃京畿此等繁华之地,自我放逐于风雪交加之荒呢?
难不成,太子殿下要我自缢当场?
才能够满足太子殿下吗?”
陈和已经无力吐槽了。
今日的大朝仪,和魏渊正面交锋的,只有他一个。
明面上的三国鼎立的局面,陈太极只想要借助大朝仪来拿回多半部分权利。
太子陈和想要将魏渊打入谷底。
而魏渊想要赚取足够多的利益。
陈太极在暗中,不会太过偏向,但是谁要是落入下风,他不介意踩一脚。
而太子陈和想要收回魏渊的地盘,就必须和魏渊正面交手。
而短短的半个时辰内,他就感觉到了来自魏渊的压力还有那堪称恐怖的城府。
以退为进,这一招用的太好了。
好在哪里?
如若陈太极的‘武义’是捧杀,让百官,百姓不齿魏渊,加深百姓,江湖对于魏渊的仇恨,不满的话。
那么魏渊的‘纣’所得到的会是恰恰相反。
魏渊虽然权倾天下,但是说到底还是给陈国立下无数功劳。
虽然不至于封‘武义’,但是中等的谥号完全是承受的起的。
如若封为‘纣王’,那么让文武百官,还有那些武将大臣们怎么看待朝廷?
就连百姓和江湖都会颇为微词。
魏渊此举,就是在所有人心中扎了一根刺。
而导致这个局面出现的,竟然是他这么一位太子。
一位愚蠢的太子。
但是没办法,武义,对于日后的朝廷太重要了。
他闭上眼睛,开始深呼吸。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凭借自己一己之力。
和这么两个人斗法,根本不可能。
他实在是想不通,半数国运加持,竟然只落了一个三国鼎立的局面。
自家父皇已经不再受到气运所钟,为何还能够泰然的坐在那把椅子上?
那仙缘,如此恐怖吗?
见到太子不说话,陈太极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满。
武义的捧杀局面被打破,那就需要再找别的机会了。
要是说因为这件事情,陈太极并没有多么生气。
这随意的试探,不过是他随手而为,而魏渊见招拆招罢了。
两个老狐狸之间,只不过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够编织一个阴谋。
他不满的关键,是在于太子。
太子总是被礼法框束,被儒家管制,跳不出这一道怪圈,逃脱不了限制,注定会成为儒家的手中刀。
那么这一座天下,更不可能交给太子了。
眼下的局面,无非就是长痛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