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的人找上门来?
他们家里并没有出什么事,怎么现在会有刑部的人找上门?
斟酌片刻,王太傅嗯了一声,让人把人请到了花厅,自己也急忙赶了出去,一见来的人竟然是东宫长史应长史,更是忍不住怔了怔。
应长史显然自己心里也有些发毛,但是还是厚着脸皮上来见了礼。
王太傅并不托大,立即客气的让他不必多礼,便顺势请他坐了:“不知道应长史此番前来,所谓何事?”
应长史很有些为难。
其实应长史是不想来的。
因为这一次的事是事关王大老爷的,但是再不想来也来了,他代表东宫,若是殿下查不好案子,那么一切都是白搭。
殿下现在好不容易因为长公主的案子而在刑部暂时站住了,若是不能再有建树,之前所做的一切就都白费了。
当然不能那样。
应长史鼓足了勇气,老老实实的看着王太傅,跟王太傅说了实话:“太傅,刑部有一件关于大老爷的案子,我们需要请大老爷回去问一问。”
什么?
王太傅心里顿时一个咯噔。
跟着进来的王大老爷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也有被请进刑部去做客的一天,他顿时心生反感。
怎么,殿下现在是六亲不认查到了自己师傅的头上了吗?!
他的确做了些错事,但是不知有什么值得惊动刑部的。
真是笑话。
王大老爷看了父亲一眼,心里想,怪不得父亲说以后靠不住,是啊,殿下这样心狠手辣,根本就是什么都不认,这样的人,以后哪里靠得住?
王太傅紧紧握着椅子把手,深深地看了应长史一眼,过了片刻,才尽量自然的问:“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
什么事,值得应长史不顾王家体面,追到王家来?
他狐疑的看了儿子一眼,面色阴沉。
难不成是儿子又做了其他的蠢事?
家乡的那些事……
他摇了摇头,家乡的那些事其实已经被压下去了,而且除了违反了规制,也没其他的大问题,只是御史骂的比较难听罢了。
他已经责令家中的族人整改了,这样难道也值得刑部走一趟吗?
可是若是其他的事,儿子天天都在家中,他还能折腾出什么大事来?
虽然如此说,可是王太傅不知道为什么心中实在是惶然不安。
应长史咳嗽了一声,他也看出来了王太傅有些紧张,但是既然事情都发生了,他也就硬着头皮说:“是十三年前的一桩案子,当时成了悬案,就被刑部放起来了,但是如今殿下刚进刑部,圣上有意锻炼,便让刑部将这些年堆积的悬案和空案都整理出来,让殿下练练手,其中这一件就是江西汾阳的案子。”
汾阳!
那正是他们的老家!
王太傅面色大变。
王大老爷却有些茫然。他不解的道:“那又怎么了?十三年前我也就在京城啊!难道还有什么事能牵扯到我头上?”
应长史这回说话不磕巴了,他大有深意看着王大老爷:“是一个姓胡的商人,他们全家都被灭门了,除了一个当时方才十一岁,被寄养在外头的一个儿子,而灭门的理由就是这个胡姓商人是个皇商,他负责从江西采购苎麻布当贡品上贡,但是那一年,他的贡品出了问题,听说进贡的布匹都被泡坏了,以次充好……到了宫中,尚服局觉得这一批麻布没法儿用,内侍省查下去,就将胡家一网打尽……”
荒诞
王大老爷耐着性子听到这里,一脸茫然和不解,内心里还带着难以言喻的愤怒,焦躁的揪着自己的衣襟不耐烦的问:“那又与我何干?!我一不认识这个什么姓胡的商人,二来也不做什么苎麻的生意,你们查案子就好好查,怎么查到我们王家来了?!”
刚刚才被父亲发难放话说要把他赶回老家,现在又有刑部的人追上门来咄咄逼人到这个份上,王大老爷的心情实在是没办法好起来,不仅没法儿好起来,他心里还对东宫厌烦的要死。
说句难听的,当初楚庭川是什么处境?如果不是王太傅一力支撑,他能坚持走到东宫那个位子上吗?
但是东宫实在不是什么懂得回报的人!王家给了这么多支持,东宫呢?东宫只是冷冷的看着,然后转头就一脚把他们给踹开!否则的话,对于得力的助手和大臣,多少皇子选择报恩和结盟的方式都是联姻,怎么就到了东宫这里就不行了?
还为了一个朱元跟他们王家闹得那么僵,甚至都不惜让王歌华身败名裂!这些话从前王大老爷不敢说,一直都憋在心里。
但是现在老爹都怕到要把他赶回老家了,他心里的怨怼实在是再也藏不住。真的是好笑,他们为了帮楚庭川付出了那么多,而且连家底都差点压上了,哪怕是在当初他们两个深陷围场生死不知的情况下,王太傅也坚持在内阁坐镇,可是结果呢?
楚庭川丝毫不知道感恩!这一对夫妻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