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节 佛教流通(2 / 9)

加入书签

,然所宣译,无大名部。梁武大崇佛法,于华林园中总集释氏经典,凡五千四百卷。沙门宝唱撰经目录。又后魏时,大武帝西征长安,以沙门多违法律,群聚秽乱。乃诏有司:尽坑杀之,焚破佛像。长安僧徒,一时歼灭。自余征镇,豫闻诏书,亡匿得免者十一二。文成之世,又使修复。熙平中,遣沙门慧生使西域,采诸经、律,得一百七十部。永平中,又有天竺沙门菩提留支,大译佛经,与罗什相埒。其《地持》、《十地论》,并为大乘学者所重。后齐迁邺,佛法不改。至周武帝时,蜀郡沙门卫元嵩上书称僧徒猥滥,武帝出诏,一切废毁。开皇元年,高祖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及并州、相州、洛州等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而又别写,藏于秘阁。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大业时,又令沙门智果于东都内道场撰诸经目。分别条贯。以佛所说为三部:一曰大乘,二曰小乘,三曰杂经。其余似后人假托为之者,别为一部,谓之疑经。又有菩萨及诸深解奥义,赞明佛理者,名之为论及戒律,并有大、小及中三部之别。又所学者录其当时行事,名之为记,凡十一种。”梁任公《翻译事业研究》,据元代《法宝勘同总录》所载历代译人及其所译,分为四期:第一期起后汉明帝永平十年至唐玄宗开元十八年,译人百七十六,所译九百六十八部,四千五百七卷。自此至唐德宗贞元五年为第二期,译人八,所译百二十七部,二百四十二卷。下至宋仁宗景祐四年为第三期,译人六,所译二百二十部,五百三十二卷。下至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为第四期,译人四,所译者二十部,百十五卷。又作《千五百年前之留学生》云:出国求法者:西历三世纪后半(魏齐王芳嘉平三年至晋惠帝永康元年。)二人,四世纪(见前。)五人,五世纪(晋安帝隆安五年至齐东昏侯永元二年。)六十一人,六世纪(齐和帝中兴元年至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十四人,七世纪(隋文帝仁寿元年至唐武后久视元年。)五十六人,八世纪前半(唐武后长安元年至玄宗天宝九年。)三十一人。五、七两世纪最盛,六世纪中衰,盖由佛经传者已多,如食者之正图消化,观于此世纪为我国诸宗创建之时而可见也。佛教宗振,梁氏《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列举之,凡得十三家。除俱舍、摄论二宗起于隋文帝之世,华严、法相、真言三宗起于唐世外,其成实、三论、涅槃、(皆起晋安帝时。)律、地论、净土、禅、(皆起梁武帝时。)天台(起陈、隋间。)八宗,皆起于晋、南北朝之世云。

佛教渐兴,盖始汉末?《梁书·海南诸国传》述梁武帝改造阿育王寺塔事云:阿育王即铁轮王,王阎浮提一天下。佛灭度后,一日一夜,役鬼神造四万八千塔,此即其一也。吴时,有尼居其地,为小精舍。孙琳寻毁除之。塔亦同泯。吴平后,诸道人复于旧处建立焉。晋中宗初渡江,更修饰之。至简文咸安中,使沙门安法师程造小塔,未及成而亡。弟子僧显,继而修立。至孝武大元九年,上金相轮及承露。其后西河离石县,有胡人刘萨阿,遇疾暴亡,经十日更苏。云见观世音,语云:汝缘未尽,若得活,可作沙门。洛阳、齐城、丹阳、会稽,并有阿育王塔,可往礼拜。若寿终,则不堕地狱。语竟,如堕高岩,忽然醒寤。因此出家,名慧达。游行礼塔。次至丹阳,未知塔处,乃登越城四望。见长干里有异气色,因就礼拜。果是育王塔所。屡放光明。由是定知必有舍利。乃集众就掘之。入一丈,得三石碑。并长六尺。中一碑有铁函,函中有银函函中又有金函,盛三舍利及爪发各一枚。发长数尺。即迁舍利近北,对简文所造塔西造一层塔。十六年,又使沙门僧尚伽为三层塔。即高祖所开者也。初穿土四尺,得龙窟及昔人所舍金银镮钗镊等诸宝物,可深九尺许,方至石磉。磉下有石函,函内有壶,以盛银坩,坩内有镂罂,盛三舍利。如粟粒大,圆正光洁,函内又有琉璃碗,内得四舍利及发爪。爪有四枚,并沉香色。此事虽近怪迂,然梁武掘地,曾得诸物,不容虚诬。晋世营构,前有所承,则孙吴之世,丹阳即有塔及精舍,亦非虚构。汉、魏未许汉人出家,而吴已有尼,是南方佛教,更较北方为盛也。《隋书》言吴大帝深信佛教。盖有由矣。《魏书·释老志》云: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晋世洛中佛图,有四十二所矣。汉明帝立白马寺之说,既不足信,佛图营构,疑必始于桓帝之时。董卓西迁,洛下悉成煨烬,则其修复,又当在黄初已后也。《宋书·五行志》云:晋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谣曰:“南风起,吹白沙。”南风,贾后字也。白,晋行也。沙门,大子小名也。以佛语为名,可见其时洛中佛教,业已盛行矣。

佛教与火祆、天方、基督等,同自外来,而其流通独盛者,以上之人信向者多,故其推行无阻,且有风行草偃之效也。东晋帝、后,信佛者多,孝武及恭帝尤甚。(明帝尝手画佛像,见《晋书·蔡谟传》。桓温废海西公,康献褚皇后方在佛屋烧香,见本传。《孝武帝纪》: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